親子日記APP
|
免費申請
|
登入
風中的貓咪
我思索, 我嘗試, 我存在
部落格
相簿
百寶箱
APP日記
留言板
目前分類:「
文字的故事
」的相關文章
瀏覽方式:
摘要列表
|
標題列表
春之蠢蠢
2023
01
12
21:07
朋友說想聽聽「春」的故事,在冬已入春未至的臘月時分,就來說說春,等春到~ 「春」的古字是由「艸」、「屯」、「日」組合而成(如附圖)。「屯」是「屮」上加一橫,「屮」說的是草木初生,在剛生長的草木上加上一橫,就像是草木要鑽出地面的樣子,所以「屯」最早的意思指的就是草木初生的艱難。 「春」字中的「日」應該是畫面的主題,當時序由凜冽轉至和暖,太陽喚醒了草木,「艸」代表既有的植物,「屯」則代表破土而出的新生植物,無論既有還是新生,都在暖暖陽光中舒展生長,「春」傳遞的便是盎然的生命力。 因為「春」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所以也用來表達年數,像是以「三春」表達「三年」,或是描寫對情感的萌動心情,如「思春」。 春日中的生物在度過蜷縮的冬季後,重新感受暖和陽光,活動力也變得活躍,所以春天日光...
繼續閱讀»
分類:
文字的故事
/
留言(0)
歲月與時間
2022
12
22
20:32
老同學說想聽聽關於「時間」與「歲月」的故事~
「時」是四季,「間」是連接處,將四季連接串起,便成了「時間」。
「歲」是年,「月」是陰晴圓缺,陰晴圓缺的不斷重複,便是一年又一年的「歲月」。
「時間」與「歲月」,描繪了日昇月落四季更迭的總和。「時」是經線,「間」是緯線,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間,來回交錯,編織出了人們行走其中的世界,「歲月」則是穿梭其中的風景。我們經過了時間,感受著歲月。
[BRBR...
繼續閱讀»
分類:
文字的故事
/
留言(0)
捨・得與不
2022
10
04
14:07
「捨」是棄,「得」是取,把棄和取放在一起的「捨得」則是不吝惜。但人不會無端端的不吝惜會是甘願放棄某些人事物,必然是因為放棄被後的所需要,所以「捨」是為了「得」。
「捨」與「得」,這兩個方向相悖的字,在組成「捨得」後,往反向拉扯的力道便戶相抵消。但若把「不」放進「捨」與「得」的排列組合,就會產生很多方向歧異的有趣組合。
「捨得」,不吝惜。
「不捨得」、「捨不得」,因為「不」跟「捨得」十指緊扣,所以傳遞訊息意思...
繼續閱讀»
分類:
文字的故事
/
留言(0)
宵夜 vs 消夜
2022
09
22
21:10
妹妹問到應該是「宵夜」,還是「消夜」, 翻查了資料後,發現最早開始是「消夜」,後來衍生出「宵夜」。
「水」「肖」成「消」,「肖」是「像是」,像水一般流逝,所以「消」有「除去」、「衰減」、「排遣」的意思。無論是「消弭」、「消磨」、「消遣」夜晚,食物都是良伴,故「消夜」便是夜晚吃的小點。
「宀」「肖」為「宵」,「宀」指的是深屋,深屋不見光,像在深屋中一樣,「宵」便是夜晚。「宵」是夜晚,「夜」也是晚上,放在一塊兒的「宵夜」變成了「夜晚的夜」,...
繼續閱讀»
分類:
文字的故事
/
留言(0)
缺失
2022
09
22
13:03
關於缺失~
「缺」是「缶」與「夬」,「缶」是陶器,「夬」則有分割決斷之意,分割之陶器自然不全而有所損傷,「缺」便有「破口」、「空隙」、「短少」、「不足」的意思。
「失」的古字為物體從手中遺落,「失」亦可看成是出了頭的「矢」,「矢」為箭,出了頭的箭是離了弓的箭。無論是從手中遺落的物體,或是離了弓的箭,表達出的都是「不再擁有」。
「缺」「矢」二字放在一起,表達出的意思有「缺點失誤」與「缺少失去」,前者的重點放在...
繼續閱讀»
分類:
文字的故事
/
留言(0)
不恥與不齒
2022
09
03
21:31
因為看到朋友分享了讓人辣眼睛的「不恥下問」用法,聯想到也常讓人徘徊難定的「不恥」與「不齒」。
「恥」是「心」在「耳」之旁,「恥」是指由外而來的「羞辱」與由內而生的「羞愧」,無論是內還是外,都是未達某種標準而生的情緒,耳中聽到的評論在心中產生感受,然後「恥」生。
「齒」則是「止」於口中之骨,指的便是口中這些用於咀嚼且如骨的牙。因為牙齒依序排列的方式,所以「齒」延伸而有「排序」、「並列」的意思。
因為「恥」是負...
繼續閱讀»
分類:
文字的故事
/
留言(0)
注定與註定
2022
08
13
20:10
好朋友問到是「注定」還是「註定」,這也是讓人常需要靠數花瓣來決定該使用哪個字的難解問題。在目前通行以及部定的解釋中,二者是可以通用的,只是以字的形成來看,總感覺還是有些幽微的差異。 「注」是水之主,由水做主,所以有灌入、傾瀉的意思,如「灌注」。水有聚集的現象,故又有凝聚心神的解釋,如「專注」。再延伸出解釋文義,或是代表解釋字句的文字,如「注釋」。同時亦有代表宿命決定的「注定」,以及博弈時下押的財物,如「賭注」。 「註」則是言之主,以言為主,所以代表的意思便是與「言...
繼續閱讀»
分類:
文字的故事
/
留言(0)
做自己 vs 作自己
2022
07
26
20:54
看到網路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作自己」,先不論如何「做」,看著這個「作」就已經十分辣眼睛。
「做」後頭接的,大多是具體的事物、動作,與「作」相連的則多是意識形態、情緒的想法或感受。
所以「做人」指的是言談、行為、舉止,「作人」則是說「變成」、「創造」。同樣的,「做自己」是依循著自己原本的樣貌,「作自己」就成了讓自己變成某個樣子。
如果以英文解釋,「做自己」與「作自己」的差別在於,前者是「be yourself...
繼續閱讀»
分類:
文字的故事
/
留言(0)
能與不能
2022
06
12
23:03
「能」指的是才幹,而能力放在不同的地方,展現的樣貌就有所不同。
火上的能,為能力加柴添火,展現「熊熊」之姿。
心上的能,能力存於心而顯於外,表現出「態度」。
網中的能,無施展空間,只能低歎一聲「罷了」。
生命中的能與不能,有時取決的不是能力,而是跟什麼在一起。...
繼續閱讀»
分類:
文字的故事
/
留言(0)
一絲不掛的每下愈況與不遺餘力的屢敗屢戰
2022
05
31
17:19
「一絲不掛」常被用來形容人未著裳,但最初的意思指的卻是不被塵世的事物所牽絆桎梏。如楞嚴經中所說「一絲不掛,竿木隨身。」雖然隨身帶著釣竿,竿上卻未繫釣魚線,釣竿與魚之間,沒了魚線,似乎也就不再彼此牽引拉扯。
文字跟語言,在歲月的流動中,因著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與積非成是,會出現與原貌「相見不相識」的意涵,在追溯源頭時往往會得到有趣的發現。
就如「每下愈況」是說愈是低微處,愈能看見事物的真實情況,「每況愈下」則是說情況一路往下,也就是愈來愈糟的...
繼續閱讀»
分類:
文字的故事
/
留言(0)
上一頁
«1
2
3
4
5
6
17»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