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想聽聽「春」的故事,在冬已入春未至的臘月時分,就來說說春,等春到~
「春」的古字是由「艸」、「屯」、「日」組合而成(如附圖)。「屯」是「屮」上加一橫,「屮」說的是草木初生,在剛生長的草木上加上一橫,就像是草木要鑽出地面的樣子,所以「屯」最早的意思指的就是草木初生的艱難。
「春」字中的「日」應該是畫面的主題,當時序由凜冽轉至和暖,太陽喚醒了草木,「艸」代表既有的植物,「屯」則代表破土而出的新生植物,無論既有還是新生,都在暖暖陽光中舒展生長,「春」傳遞的便是盎然的生命力。
因為「春」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所以也用來表達年數,像是以「三春」表達「三年」,或是描寫對情感的萌動心情,如「思春」。
春日中的生物在度過蜷縮的冬季後,重新感受暖和陽光,活動力也變得活躍,所以春天日光下,草木間的兩隻小蟲組成的「蠢」,形成鮮活畫面的「蠢蠢欲動」,彷彿可以看見小蟲們的鮮活歡快。
春日中的蠢動,即使帶著幾分傻氣的蠢愚,也顯得單純可愛。
春之蠢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