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成長

2019121318:15
也許是受了「孩子要快樂成長」觀念的影響,讓父母被催眠的認為孩子應該只擁有「快樂」一種情緒,因此害怕面對孩子快樂以外的情緒。在孩子出現憤怒、憂傷、低落這類負面情緒時,父母會忙著歸咎於自己,覺得自己的付出有所不足,所以努力的滿足孩子的想要,試圖扭轉他們的情緒。

但情緒本來就不可能只有單一樣貌的存在,不同狀態下自然會有相對應的情緒出現,這是我們都知道且必須承認的事實。總是被滿足,或是過度被滿足的孩子,其實並不會一直保持著快樂的情緒,反而會因此感覺不到快樂的存在。就像很多成長過程一般,各種情緒的經歷,瞭解並與之和平共處,也是生存必要的學習。在孩子摸索情緒的過程中,父母若是只用遷就去讓孩子避開不快樂的事物,未來在他們需要獨立面對不如己意的時刻,又怎麼有經驗值讓他們度過。

父母與孩子的美好相處模式是以愛相待,重點除了愛,還有相待,是以愛彼此對待,而不是一方無條件的棄守。對於青春期孩子,爸媽們有時會把他們的一些行為態度歸諸於是叛逆期,可如果反推回小時候親子的相處模式,也許會發現並不完全是此時內分泌的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除了親子關係,也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需要彼此尊重,父母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的存在孩子亦該尊重父母的付出不是應該。

親愛的爸媽們,請試著瞭解孩子也有七情六慾,會有情緒起伏,這不代表爸媽或孩子有什麼問題,只是表現學習的過程。至於親愛的孩子們,請瞭解你們的人生是你們自己的,不要把自己擁有的視為必然,而不能擁有的當成是他人對你的虧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