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老子 道德經第五章
所謂仁之愛,是有層次之分,是從人為出發點去看待,總歸是先把人放在一個置高點, 再來談論如何愛萬物。然後強調天地有仁,聖人有仁。
但在老子的思想裡,天地沒有任何偏愛,視萬物皆同,認為從繁茂到衰亡是自然循環,所以從不介入任何物種的榮枯,只提供了一個自然的生存環境,然後靜靜陪伴凝視聆聽。
聖人亦與天地同,因此對百姓亦一視同仁,沒有差別偏愛,所以視帝國興衰,朝代交替,如自然界有生有死有榮有枯,並不介入。
天地若有偏愛,一旦介入自然輪迴,必將破壞平衡,如天平上之法碼,一端加重另一端必然晃動,為了恢復平衡,便得將另一端的法碼也加重。但自然循環並不如天平只有兩端如此單純,一點些微變動,連鎖反應後產生的影響可能是地動山搖。聖人亦是如此,一點微小介入,牽連出的也許超乎能預想的範圍。所以天地與聖人皆選擇做天道運行的觀察者。
而天地之間,恰如一個風箱,靜止不動時覺得其中空無一物,但一旦鼓動,便能產生氣流,且鼓動越頻繁,產生氣流便源源不絕;正如天地之運轉,無停歇之時,產生足以讓萬物生長之所需。
天地是如此以虛產實餵養萬物,若聖人在為政時有太多心思,太多權衡,太多管制,太多介入;則生偏頗,失去不偏愛的立場。所以應該還是如天地之虛看守世人便好。
大道無情,因為對萬物皆有情,所以無所偏愛,所以只能無情。這對總被七情六慾困擾的人來說,要能無所偏愛無情至斯,該是極難抵達之頂峰,所以自古聖人難求~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