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媽媽對企鵝說:「妳們家書好多,小孩也很愛看書哦?愛看書就不會變壞哦?」
如此深且廣又複雜的問題,讓企鵝腦立時因湧現的延續問題而當機。家中書多小孩就會愛看書?怎麼算是愛看書?愛看書就不會變壞,所以不愛看書就會變壞?但愛看書就一定不會變壞嗎?怎麼算是變壞?什麼樣的書算是好書?……….
看似單純的一個問題,延伸出如魚骨分布的其他問題,幾乎需要開個一學期的課來討論。這樣問題的背後,其實還夾帶著爸媽們的惶然吧!各式媒體、專家、輿論,用五花八門的說法,努力且認真的恐嚇著父母們,驚嚇中的爸媽,忙著應付這些外在的怪獸,因此忘了要冷靜的看清楚孩子原本的面貌,傾聽他們的需求與想望,了解他們的能力與專長,並知曉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繳出的成績單或用來炫耀的奢侈品。
小孩來到這世界,並未附帶他們人生的使用說明書,所有使用方式、保養、維修,都只能由小孩與爸媽一起摸索思考。也許正因如此,讓爸媽們產生了不安全感,擔心沒有依照正常程序,所以導致機件故障或無法運作。所以爸媽們依照自己的想法,翻查各式的書籍,諮詢各界的意見,試圖拼湊出一本讓他們安心的使用說明書,然後開心的交給孩子,希望他們依此執行,然後可以一世安樂。可偏偏孩子與這本概念、邏輯、編排都跟他們想法、需求不同的使用說明書難以融合,所以不願照章行事,因此便產生了爸媽與孩子間的認知差距。
其實沒有哪一類的書是絕對的好書,那一類又是必然的壞書,也沒有愛看那一類的書就是好,那一類就不好。書承載的是知識與思想,閱讀是從中擷取自己的看見,然後轉化成自己的思考,小說、漫畫、散文、圖鑑、經史子集,都是閱讀,亦由讀者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如果真不愛書籍,閱讀生存的宇宙自然,生活的人生百態、低頭抬頭之所見,也是獲得。
喜愛閱讀是嗜好,是享受,是通往不同世界的橋梁,但不是一個人會變成如何的保證書。愛看書,很好,但不代表不愛看書就一定壞,而孩子的好與壞,又豈是這麼簡單就可以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