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與不方便的愛

2022070211:56
最近聽到的一些故事,莫名聯想到《控制》這部電影,以及幾年前看過王文華的一篇《不方便的愛》。

親子之間,孩子帶給父母的或許是「不方便的愛」,父母的生命因為孩子的加入,不再只有自我,也許需要調整習慣、模式、方向,甚或對未來的想像。而父母對孩子的愛,可能受成長的經歷、內在的傷口與外在的價值觀「控制」,影響對愛的表達方式。

絕大多數的父母對孩子都是愛著的,卻因著內建的某些既定想法,以及外來的各種看法,不自覺的被控制,所以應該要把孩子的人生軌道維持在可控範圍內,因此而得到安全感。

又或者,父母覺得自己接受了伴隨孩子而來的「不方便的愛」,放棄或改變自己的人生,所以孩子應該成為父母心中期待的模樣,自己的付出才不是枉費,因而形成另一種形式的控制。

「愛」字型組成最底下的「夊」就如人在行走,而「愛」的本義也是行走的樣子。要能自由行走「愛」才有意義,拴著繩子的「愛」,只能成為勒住脖子的項圈。

不論是在哪一種愛中,對於我們認為愛著的人、事或物,我們的愛,是因為愛著所愛對象本身,還是因為我們只是愛著「愛」這件事。我們想要將愛控制在我們方便的範圍內,還是願意在某些「不方便」裡仍愛著。

愛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又比我們以為的簡單,在愛裡不能沒了自己,卻也不能只有自己。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愛的發生必然有對象,即使那個對象可能只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