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愛情故事中,常有著默默守候的一方,堅信著只要不放棄,等待的那人終究會回頭看見自己。這樣的故事,也許誤導了某些人,所以在被拒絕後,仍覺得你或妳,只是沒有看見我的好,或是還沒有發現自己真實的心意,所以只要我不放棄,就可以「總有一天等到你」。
但「我等你」這句話,對被等待的人來說,或覺得是壓力,或覺得是莫名。拒絕有時就只是拒絕,不是因為被拒絕的一方不好,只是他不是「對的人」,這樣的因素,不會因為等待而產生改變。對「把等待視為對愛情奮不顧身」的人來說,自己的被拒絕,也許就像是遊戲中,一關一關需要闖過的關卡。但沒有人保證在穿過荊棘、烈火、惡龍,爬上高塔後,那人一定會在裡面激動欣喜落淚擁抱。
曾在偶然中聽到一段訪談,主持人詢問來賓,覺得中年人與十幾歲的青少年在對愛情「奮不顧身」的表現上有什麼不同。來賓回答的大意是:
「年輕時的奮不顧身是『因為我愛妳,所以不管如何,妳一定要讓我愛。』是『我一定要跟妳在一起。』時至中年,這時的奮不顧身則是『我愛妳,所以不管如何,我就是要愛妳。』是『請讓我一定要跟妳在一起。』」
很有滋味的一段話,年少與中年對奮不顧身的解讀,差別也許只在不顧的是自己的「身」,還是對方的「身」。少年人說「You jump,I jump。」中年人則說「I jump,but you have choice。」
對奮不顧身的不同解讀,並不表示年少的愛情缺乏理智,也不代表中年的愛情少了熱情,只是在不同年紀時對愛情恰如其分的表達。合適的時候用合適的感受對待合適的對象,便該是最美好的奮不顧身。
但不論是哪一種「奮不顧身」,都要先確認,自己撲上去,對方的感受是喜悅、為難、抑或是想尖叫逃跑。
我等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