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毀壞?

2011011503:47

革命家說: 毀滅而後重生! 但, 老舊的毀壞之後, 真的就能作為創新的基石嗎? 或者只是某人英雄主義下驅動下的妄為? “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景況並不只發生在古戰場, 在現實的人生裡, 仍處處可見. 領導者的決策, 也許只在一念之間, 卻左右了追隨者的前進方向; 這倒底是為了成就一己之見, 還是眾人之福, 評斷難定.

革命通常都是為了推翻, 為了把既有不適用的, 變成新的方式或模樣. 但新生就真的只能源於頹圮嗎? 舊有的就ㄧ定只是過時, 不見容於天地嗎? 又或者這是因為否定前人, 是成就自己最快的方式? 所以前人舊物都得全盤捨去, 才能只看見新人新事物! 但很多事, 並不只有如此單純的二分法, 現有的狀態, 往往是因為歷史的當下所形成,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 也許不合時宜, 卻也不是全盤否定就可以的.

就如同我們不能完全割捨掉某一個時期的自己一般, 無論在回顧時, 覺得那時的自己有多呆, 多笨, 多荒謬可笑, 那都是成就現在自我存在的必要條件. 所有的現在都是過去疊積起來的, 不是用十頓的黃色炸藥炸成灰燼, 就可以隨風揚去, 不復存在.

既然過去不可避, 就也不須在創新的當兒, 執著於將舊事物連跟拔起. 改變有時並不一定非要大刀闊斧; 在既有規範中, 若能以些許變動, 讓整個結果更趨完美, 不也是一件美好的事嗎? 偉大的成就, 固然讓人印象深刻, 可真能讓人擁有幸福的, 往往只是一些枝微末節的小事. 因此, 革命成功的那一刻, 就是後續所有事物的開端; 革命的當下, 需要的是熱情; 但革命完成後, 需要的卻是包容的定見. 能夠了解既有事物之長, 也能以新的角度去造就不失本體, 卻有新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