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多少」,對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來說,應該也是等同於鬼打牆的存在。
只要我喜歡,不管事情有「多少」,我都能完成。
要是我不喜歡,不管事情有多「少」,我都不想做。
文法結構接近,文字配置類似的兩段話,只因為「多少」與「多「少」」的差別,傳遞的是迥異的意味。
兩個「夕」組成的「多」,像是今夕又明夕的綿延不絕,表達的是「大」。在「小」下加一撇的「少」,就像是原本已經是細微的東西,滾下斜坡後,便有所欠缺。
由大的「多」與小的「少」組成的「多少」,描繪出有趣的數量感。「多少」,可以是「若干」,可以是「大量」,可以是「或多或少」,但也可以是「很小量」。
「多少」到底要表達的是多少,除了用語氣、重音,以及前後文分辨外,對於「多「少」」,可以展開成「多麼少」來詮釋。「多麼」跳脫了數量感,強調在語氣的感嘆上,詮釋出「如此」的解釋。這樣的「多「少」」是以「多」來強調「少」,數量感就落在「少」上。
我們人生是要「多少」,還是多「少」,「多少」都要在時間中經過,才能學會分辨。
多少
相關文章